【战地日记】湖北记“疫”
时间:2020-03-12 作者: 来源:
2020年2月29日,从北京回到湖北的第43天,无乏力发热咳嗽等症状,家人都很健康。自1月23日武汉封城开始,湖北其他各地相继施行封城管控措施,大家牺牲正常生活已有一个多月。从一个月前每天数千病例被确诊的爆发式增长,到如今已初步控制住疫情,这是一场没有硝烟但惊心动魄的战争。在这段时间里,我最大的感受除了疫情本身带来的恐惧之外,还有疫情对于整个社会和个人的影响,面对此次疫情,我想每个人都有所感悟和成长。
一、回鄂之路
同往年一样,我们一家踏上了回湖北老家过年的幸福旅程,这一天是农历腊月二十四(1月18日)。按照惯例,我们会先到武汉短暂停留几天探望长辈。回去之前,网上其实已有一些“武汉出现不明肺炎”的相关报道,为了家人安全,谨慎起见,回程的路途中我们一家老小全部戴上口罩,路上也尽量少饮食饮水以免频繁摘取口罩,同一趟列车上,几乎没有其他人佩戴口罩,我们一家显得有点特殊。列车准点到达武汉,正值春运,火车站内人山人海,戴口罩的人寥寥无几。
二、疫情之初
1月20日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相关新闻报道陡然增多,特别是钟南山院士提示该病毒存在人传人的情况后,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召开新闻发布会,专家组建议“现在能不到武汉去就不去,武汉人能不出来就不出来”,武汉这个城市仿佛一瞬间就被按下暂停键,没有了昔日的热闹场景。
那几天,武汉的情况一天比一天严重,身处其中,我也一天比一天焦虑。当看见路上行人均已戴上口罩时,当感觉空气中可能漂浮着病毒而不敢冒然开窗时,当看见各种社交软件里有人因病无法入院而发布求救信息时,我感觉事态已经越来越严重了。22日早上,我们按原计划从武汉驾车回随州老家。不同于往年的是,这次回家的路少了一丝兴奋,而多了一份紧张,车子行驶在武汉市内时,我们没有打开车窗通风,甚至连空调通风都不敢打开;车内,我们每个人依然戴着口罩,连大声喘息都不敢;高速路上,我们也未在服务区停留休息。不知是因为时至年关返乡人群原本就多,还是因为突发疫情导致人们想要暂时离开武汉,那天高速路上的车辆异常密集,原本2个小时的路程,我们开了3个多钟头才安全到达。可能是因为真的回家了,突然感觉到自己的心情轻松了很多,不再如在武汉时那般压抑。
那天随州的大街小巷、商场超市,人群熙熙攘攘,还在热闹的办着年货,这些景象似乎在提醒我,马上要过年了!但我不敢掉以轻心,毕竟家中有老有小,我一再要求家人不要去人员密集的地方,迫不得已需要出门时必须佩戴口罩,回家勤洗手。
三、疫区随州
23日早上,一觉醒来打开手机,满屏都是武汉即将封城的消息。一座拥有上千万人口的城市即将关闭对外通行通道,这在整个新中国的历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疫情的发展态势可能真的比我们想象的更严重!
这个时代,网络高度发达,新闻传递没有一丝阻碍,当天,便感觉到随州路上的车辆、行人均在减少,佩戴口罩的人在变多;超市、药店里的各类防护用品一抢而空;很多酒店在这一天主动打电话询问顾客是否取消预定的团年饭;家人、朋友也不约而同把新年的登门拜年改作电话或微信拜年,一夜之间,所有人都开始警觉、警惕。
疫情快速发展,到2月4日,随州一天新增病例183人,累计确诊641例,作为一个只有220万人口的小城市,确诊人数占比上却仅次于武汉市,而本地仅有一家三级甲等医院,医疗资源严重不足,这无疑让随州人民陷入一阵阵恐慌。而就在那时,不论是身在随州还是外地、甚至身在海外的随州人,都在网络上积极发布、转发各类求助信息。随着外界对随州的关注度升高,随州人民也盼来了期望已久的医疗救援队和各种救援物资。2月16日,随州疫情达到高峰,累计确诊1267人,当天,全市范围内开始施行最严格的交通出行管控,对有确诊和疑似病例的小区、楼栋进行封闭,所有小区生活物资由社区及物业进行统一配送。情况虽然严峻,但各方面的保障逐步跟上并完善,大家的情绪也都相对稳定。
四、挺身而出
疫情从1月20日展露在世人面前到1月底大面积爆发,在这短短数天时间里,我们看到了国家级的专家们亲自来到一线抗击疫情,也看到了全国各地医护人员一批又一批的来到武汉支援,16个省以“一省包一市”的方式全力支援武汉市以外的地市州病人救治工作,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设者们也在夜以继日的加速建设,和疫魔竞速,还有全国各地热心人士捐资捐物,所有人都在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随州,当我们需要权威声音的时候,我们通过媒体看见钟南山、李兰娟这些专家站出来发声,让老百姓心中不再恐慌;当我们需要医疗资源和医护人员的时候,随州市广大医护人员不顾生命危险主动请战、日夜坚守,江西医疗队逆行而上、守望相助;当我们需要医院集中隔离、集中医治的时候,千名志愿者迅速集结、协助改造完成随州版“小汤山”医院;当我们需要社会援助、物资保障的时候,一笔笔爱心捐款汇向随州、一车车救援物资驰往随州。
危难时刻,总有人挺身而出,这是我们中国人的精神,也是我们国家变得强大的基础。
五、人间之殇
疫情无情而人有情,我们因为很多人和很多事而感动,但身处疫情的暴风之眼,多少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在新春之际,突遭变故:依稀记得视频里那个追随母亲灵车大喊妈妈的女儿;那个一直在豆瓣上记录自己日常的小姑娘,最后的文字却变成了记录自己一家三口全被感染且家人不幸去世;武昌医院院长因感染新冠肺炎去世,妻子跟在殡仪车后撕心裂肺的哭声还隐约在耳边回响;湖北电影制片厂常凯一家四口12天内相继去世;还有协和医院29岁医生彭银华原本正月初八举办婚礼,请柬还在办公室抽屉里,结果在一线不幸感染去世,留下有孕在身的妻子。虽同在湖北,但无以为助。人世间最痛苦莫过于生离死别,我们无法体会个中滋味,惟愿你们的家人余生幸福,再无病痛。
六、中国必胜
过去的1个多月,对我们每一个居家隔离的人来说是煎熬也是重生。我们看到了这场战役中的“最美逆行者”,也看到了人性中的另一面。灾难是人性的试金石,湖北人、武汉人,并不是疫情的原罪,却为整个国家的安全承担的最多,也牺牲最惨重。
作为中国人,我们更没有理由自乱阵脚,毕竟,我们最大的敌人是新型冠状病毒。这一个多月的“封城”,可以说是惊心动魄,但我们也可以自豪地说:在党的指挥下,我们万众一心,经受住了这场世纪“大考”!疫情形势进一步向好,但防控任务依然繁重,我们更要提高自身的免疫力,从思想和身体上战胜病毒,坚持不懈、再接再厉,向疫情全面发起总攻,最终打赢这场仗。
城市高楼林立的网格玻璃窗内也许暂时锁住了自由,但锁不住相互支撑的爱与春天即将来临的希望。曙光已经初露,胜利就在前方;疫情终将过去,春天必会到来。希望如约而至的不止春天,还有疫情过后的每个人。(中国农村杂志社祁莉供稿)
最新信息
- 2020-03-12韩俊会见世贸组织总干事伊维...
- 2020-03-12第十五届农业贸易政策国际会...
- 2020-03-12农业农村部与青海省委省政府...
- 2020-03-12农业农村部与新疆维吾尔自治...
- 2020-03-12习近平向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
- 2020-03-12习近平同秘鲁总统博鲁阿尔特...
- 2020-03-12丁薛祥访问卢森堡并出席第二...
- 2020-03-12李强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