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地日记】一个特殊的“三八”妇女节
时间:2020-03-12 作者: 来源:
我是中国农科院油料所成果转化中心的党员张向向,也是油料所五福里疫情防控工作组临时党支部中的一员。在“三八”妇女节当天,我没有像往年一样和家人一起去户外踏青,也没有和同事一起参加相关纪念活动,而是在抗疫一线度过了这个特殊的节日。
早上6点多起床,整理好防疫“行头”,准备好一天的干粮,来到20多公里外的汉阳区五福里社区。在对办公场所进行消杀之后,刚好八点半,我便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这也是我们下沉社区连续工作的第九天。
“您好,我是小区的住户,我老婆今天需要去医院产检。”8:32,还没坐下,电话就响了起来。我赶紧记录他的位置、病情,让他们收拾东西做好准备,在楼下等待的同事刘遥马上联系车辆安排护送他们去医院。电话刚放下,又一个电话进来了。80后的郭哥,之前在方舱医院做志愿者,目前已经在家隔离一个月了,今天方舱医院关闭,相关部门联系他去开展闭舱工作。我们详细告知他出小区的手续、流程及防护措施,叮嘱他一定注意做好个人防护。面向整个社区3000多户、近8000名居民的诉求,我们一天工作9个小时、接听70多个电话,还要坚持“回头看”,确保每一个问题都能及时反馈并得到解决。
凭着从事人事工作的职业敏感性,谁负责买药,谁负责派车,谁负责开证明,我们都要做到准确掌握。外出复工需要哪些证明、滞留武汉人员生活有何保障、重症买药需要什么流程、居民情绪如何疏导、外地人员返汉怎么办理、生活物资如何发放,都要做到精准服务到位。针对居民的不同问题需求以及不同网格的情况,大家总结梳理了常见问题的回复以及处理办法,为居民节省了等待的时间,减少了社区工作者的工作量。虽然才工作一周,我们俨然已经成了专业人士,对特殊时期的政策吃得透,对完全陌生的小区情况摸得清,社区工作人员称我们是专业的“话务员、服务员、督导员”,真正让我感受了一回“大姐”的风范。
“我一个人都在家里一个多月了,莫斯(什么)时候能出门?”“我想让你们把我拉进团购群”“我在外地想回家,这些手续搞不清白(弄不清楚)?”“我要去取关饷(钱),我木得(没有)钱啦....”“我妈妈80多了,不能去一线,一定要我打过来捐款,就是想尽一点心意。”这些味道十足的武汉话一开始让我这个河南人无所适从,我在武汉读书十年,学的武汉话却不如这一周多,现在“老亲爷”、“关饷”、“搞不清白”...这些地道的武汉话也都能说出几分味道来。就这样,在一天的“接线”工作中度过了这个不同寻常的“三八”妇女节。
虽然遇到过难题和麻烦,甚至还有劈头盖脸的“汉骂”,但这个特殊的“三八”节留下更多的还是收获。就像问题解决后电话那头一再传来的“谢谢”,还有主动要申请来帮忙的志愿者以及年逾古稀不能来一线却一定要尽点心意的老党员....大家都在说,时代的一粒灰,落在每个人的身上就是一座山。我们相信每个人奉献的一点微光,汇聚成的是熠熠生辉的希望。(中国农业科学院供稿)
最新信息
- 2020-03-12韩俊会见世贸组织总干事伊维...
- 2020-03-12第十五届农业贸易政策国际会...
- 2020-03-12农业农村部与青海省委省政府...
- 2020-03-12农业农村部与新疆维吾尔自治...
- 2020-03-12习近平向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
- 2020-03-12习近平同秘鲁总统博鲁阿尔特...
- 2020-03-12丁薛祥访问卢森堡并出席第二...
- 2020-03-12李强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